向海图强 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 防城港市港口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探索
文章字数:1,842
  □潘秋羽 黄春宇
  近年来,防城港市港口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通道+枢纽+产业+滨海城市”定位,将“五个家园”建设深度融入“港产城海”融合发展(是一种以港口为龙头尧产业为核心尧城市为载体尧海洋为支撑的区域发展模式冤布局。经初步核算,今年港口区前三季度生产总值620.84亿元,同比增长7.5%。向海经济的强劲动能与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相得益彰,在这片向海而生的热土上,各族群众同心携手绘就共同繁荣发展与民族团结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
  向海开放厚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港口区以亿吨大港建设为纽带,将开放发展实践与文化认同培育深度融合,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通江达海的进程中扎根。今年以来,广西首个自动化干散货泊位启用、渔澫港区泊位获批开放、30万吨级进港航道开工;越南同奈港至新疆石河子的铁海联运专列首发,实现通道共享、利益共赢。各族工人坚守在港口建设一线,在攻坚克难中践行“五个共同”理念。同时,伏波文化园、北部湾海洋文化博物馆开放运营,疍家文化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将海洋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入开放进程,让“五个认同”在向海发展中深入人心,为精神家园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产业赋能打造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港口区依托港口优势,构建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让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从蓝图逐步变为现实。企沙渔港经济区打造“海上粮仓”,从远洋捕捞到预制菜加工,“一条鱼”串起全产业链。光坡镇红沙村1.5万亩“海上牧场”带动沿海各族村民靠养蚝致富,同时依托滨海旅游带激活民宿、餐饮消费,村民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广西钢铁、华昇生态铝、川金诺磷化工等项目稳步推进,“钢—铝—化—材”产业体系成型,各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力,形成闭环发展格局。经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有色金属、化工等产业增速超25%;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各族群众在产业兴旺中共享幸福生活。
  服务惠民构建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港口区以多元服务为抓手,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融入港城生活。车载视频滚动播放“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微课堂,“流动出租车”成传递民族政策的“移动窗口”;环卫工人节期间,多部门联合为300余名各族环卫工人提供爱心义诊、安全宣讲等服务。在产业园,各族职工技能互补、协作攻坚;在村庄,农户互帮互助发展产业;在社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成为常态。从车间技术交流到广场文化活动,从田间互助耕耘到街头温情帮扶,守望相助的新时代文明风尚,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
  产城融合共建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港口区秉持“产城共融、生态优先”理念,将城市更新与生态保护结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优势。西湾新城“一湾两岸”,绿道、栈桥、红树林城市客厅串珠成链,成为各族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连续四年空气质量PM2.5浓度稳步下降,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率向好,海水浴场水质100%达标,“推窗见海、出门入园”成为居民日常。传承弘扬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引导各族家庭共建共享生态红利与城市便利,让“宜居康寿”从愿景变为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共同构建城乡绿色发展一体化格局,绘就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边海共治筑牢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港口区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海陆联动治理守护边疆稳定,为平安家园筑起坚实屏障。港口建立健全货物监管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确保物流通道安全高效;沿海村庄依托“海上牧场”产业发展,同步建立治安巡逻、矛盾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纠纷、保障生产安全。产业园区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各族职工共同普及安全知识、参与应急演练;社区开展消防安全、反诈宣传等活动,提升居民安全防范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植边海治理一线,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防控体系与边海共治共享机制协同发力,绘就最美“同心圆”,推动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建设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堡垒。
  港口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民族团结进步与向海经济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港口区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区;企沙镇入选“2024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创造了3.5万个就业岗位。下一步,港口区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向海经济发展的融合实践,引领各族群众同心聚力奏响向海图强、向海而富的时代强音,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深深扎根。
  (作者单位系防城港市港口区民宗局)
发布日期: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