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莲 □本报记者 吴佩鸿 通讯员 柳燕
陈雪莲是武宣县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上,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近年来,她先后获评“自治区优秀班主任”“来宾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来宾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
2024年8月,怀揣传播中华文化的赤诚使命,陈雪莲加入广西侨办选派的60人援教队伍,奔赴柬埔寨加江市公立培英华文学校开启为期一年的华文援教之旅。
做学生全面成长的“铺路石”
陈雪莲所执教的公立培英华文学校,坐落在距离首都金边40余公里的乡镇。作为五年级班主任,陈雪莲一人扛起华文、说话、常识等6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日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教室里,仅有1块斑驳的白板和2支白板笔,加之学生们中文基础薄弱,教学推进举步维艰。
面对困境,陈雪莲从未退缩。她沉下心来,调整教学节奏,把晦涩的知识点拆解成生动的小故事;借助互联网搜集教学资源,用图片、视频等方式为课堂注入活力;在教室设立“中文作品展示区”,将学生的汉字作业、短文习作等一一陈列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雪莲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新换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们的中文表达愈发流利,书写愈发工整。课堂上的互动、课后的关怀,也让师生之间的情谊在朝夕相处中愈发深厚。
做中柬友谊交流的“架桥人”
“希望柬埔寨的学生们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更要成为中华文化的小小传播者。”对于语文教学工作,陈雪莲心中怀揣着更深远的期许。她将书法、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教学,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5年3 月27日,以“聚侨心向未来”为主题的“同庆三月三 共叙中柬情”中柬文化交流活动在培英华文学校启幕。活动中,陈雪莲组织班级学生观看广西三月三主题宣传片,让孩子们循着影像深入探寻这一传统节日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感受中国的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她还邀请当地师生穿上民族服装,共同唱响《大地飞歌》《壮家敬酒歌》,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校园。柬埔寨的学生代表通过视频连线,与来宾市武宣县的学生代表分享活动中的收获与喜悦,歌声传情,让中柬两国青少年的心紧密相连。
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援教期间,陈雪莲与学生们彼此分享、共同成长。她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们则带她领略柬埔寨的风土人情。
除了日常教学互动,春节、广西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更成为中柬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每逢佳节,陈雪莲都会带着学生们包饺子、唱民歌,教他们用中文朗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
“回首援教时光,我见证了同学们从中文生涩到流利表达,更深刻体会到文化交流的深远意义。”陈雪莲表示,这段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我希望以文化使者的身份,搭建起中柬友谊与文明互鉴的桥梁。未来,我将继续以文化为桥,在传承华夏文明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为增进中柬友谊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