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围绕人工智能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本报记者 李春玲摄 本报南宁讯 (记者李春玲)8月16日,“侨说南宁”之“聚侨智·创未来——人工智能驱动侨企升级”学习交流活动在南宁举办。此次活动汇聚高校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行业协会代表及侨界人士,通过主题讲座、案例分享、自由交流和实地走访,深度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侨企升级,为新质生产力驱动南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南宁市侨联主席杨隽参加活动。
活动设置专题讲座环节,好活科技集团副总裁任昊以《AI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现状与应用场景研究》为题,解析AI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广西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龙桂杰以《借鉴苏杭经验,发挥侨智赋能广西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拥抱人工智能动因、布局路径及苏杭经验借鉴等方面分享见解。广西人工智能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丹以《智能体+知识库:为侨企装上“ AI大脑” —— 从数据沉淀到智能决策的升级引擎》为题,阐述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侨企实现智能决策升级。
访谈环节中,特邀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落地路径解析/探秘传统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展开对话,为传统行业借助人工智能转型升级提供意见建议。在自由交流中,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侨企生存之道》,就跨境电商、教育、文旅等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侨企转型升级等话题展开探讨,分享AI 赋能各行业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思路。
活动指出,当前广西正全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致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南宁作为广西布局东盟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枢纽,正抢抓人工智能新赛道新机遇,积极拓展“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希望广大侨胞立足广西区位优势,推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发挥侨联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助力侨企提质增效、扬帆海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东盟市场落地应用;汇聚侨界科技人才与企业家智慧,聚焦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传统领域,加速人工智能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导向,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引导侨企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实用型人工智能产品,加速成果转化。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走访了百合口腔医院数字中心,实地感受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
此次活动由南宁市侨联、南宁市留学归国人员暨眷属联谊会、南宁市侨联青年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搭建侨企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沟通桥梁,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为南宁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