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之声
建议推进中医药产教联合体建设 加快构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
文章字数:1,001
广西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制药厂较多,中医药产业园规模较大,开设中医药的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发展迅速。中医药产教联合体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趋势,是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深层次融合,对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服务社会的力度等具有重大意义。
建议:加强顶层设计 强化政策支持
明确建设目标与方案。以推动中医药教育与产业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制定详细方案,明确联合体成员遴选标准、合作模式、组织架构及运行管理机制。
强化政策扶持。在税收优惠、用地保障、人才引育、资金支持等方面出台倾斜政策,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积极性。
完善法规保障。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联合体合法权益,规范运营管理,护航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拓宽资金渠道。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等。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设立引导基金、贷款担保等降低投资风险,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资源共享
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构建全区中医药产学研用合作联盟,推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凝聚融合发展合力。鼓励企业深度参与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与市场需求导向,加速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完善成果评估推广机制,围绕市场需求提升转化效能。强化政策资金双保障,优化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机构专利布局,营造创新发展生态。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依托广西与东盟区位优势,拓展与国际中医药科研机构、企业及医疗机构合作,共促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认证,提升中医药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加强平台建设 提高创新能力
建立科研项目库。通过调研和征集,建立科研项目库,涵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项目孵化,积极推动孵化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项目,包括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帮助,以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明确引进人才的标准和条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团队。培养现有科研人才。建立个性化培养体系,依托“导师制”“项目制”支持人才成长,鼓励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训进修,提升科研能力。完善以创新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作者系民盟玉林市委会秘书长岑静、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赵娜 本报记者吴佩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