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华—华商八桂行”活动走进崇左
30余家企业携特色产品参展,160余名侨商代表汇聚共探商机
文章字数:1,508
    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李春玲摄

  □本报记者 李春玲 陈铭柯
  近日,2025“创业中华—华商八桂行·走进崇左”暨重点产业投资推介会举办,30余家企业携特色产品参展,来自世界各地的160余名侨商代表深入崇左,共探商机,共谋发展。
  项目签约落地 侨商情系故土
  推介会现场,电子屏轮播宣传片与展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渊以下简称野非遗冶)文创、特色产品交相辉映,勾勒出崇左产业升级的生动图景。会上,涵盖电子信息、林业及高端家居、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崇左对企业的‘弯腰服务’和区位优势,让我坚定了投资的信心。”广西石埠乳业集团公司总裁李春慧说。同样被吸引的还有广西侨商联合会副会长李小星,其鳗鱼深加工产品依托崇左水资源与口岸通关便利,正快速拓展东盟市场。“政策叠加、通关高效,这里成为产品走向东盟市场的理想枢纽。”他说。
  在投资推介会的产品展销环节,中国侨联常委、贵州省侨商联合会会长吴剑平特意找到工作人员,详细询问当地甘蔗、红糖等农特产品的种植规模和加工能力。他计划将崇左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曾经的边城,如今的投资热土,签约项目的落地让侨商们真切感受到崇左的蓬勃生机,也激发了他们投资的意愿。
  探索边贸新路 搭建合作桥梁
  在凭祥,侨商代表们考察了中国—东盟(凭祥)跨境电商中心、中南大学(崇左)新质生产力产业基地、凭祥综合保税区申报中心,听取跨境贸易合作、口岸通关政策相关介绍,了解崇左在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产业的项目规划与业态布局。
  在入驻中国—东盟(凭祥)跨境电商中心的荣电集团内,主播用中越双语直播的场景令侨商印象深刻,入驻企业正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通全球流通网络,边贸新业态的蓬勃活力跃然眼前。在中南大学(崇左)新质生产力产业基地,深入了解基地以蔗渣为原料制备超级电容电极材料,为产业升级开辟了绿色循环发展路径,该基地的科研成果转化实践引起侨商们探寻进一步合作的兴趣。走进凭祥综合保税区申报中心,智慧指挥调度平台大屏幕可实时监测通关数据和车辆出入境情况,侨商们感受着智慧口岸助力中越跨境贸易“不打烊”的高效。
  “在助力崇左融入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打造中国—东盟产业合作重要片区的过程中,侨商大有可为。”意大利胜利之星集团董事长傅初建表示,将积极发挥侨商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崇左的特色品牌走向世界。
  “崇左发挥‘边’的优势,做好‘边’的文章,特别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的创新举措令人印象深刻。”广西侨商联合会会长陈隆魁表示,广西侨商联合会将积极搭建平台,为来崇左投资的侨商提供优质服务,希望在跨境产业、口岸经济、文化旅游、新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文化联通中外 赋能企业出海
  在崇左壮锦传承创新中心,侨商代表们考察壮锦纹样数字化保护的成果及文创产品的产业化实践,深切体会到了非遗的魅力。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友谊关),考察友谊关作为中越两国的重要口岸,其在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发挥的桥梁作用。
  “如今,六堡茶已远销海外。未来希望依托侨资源、借助侨力量,让更多东南亚消费者爱上中国产品。”广西侨商联合会会员钱辉携带六堡茶、壮锦等产品参展,期待通过文化纽带深化合作。
  缅甸中华总商会荣誉会长、缅甸腊戍福建同乡会会长尤建民第一次到崇左,便被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及中越边关风情、边贸特色产业所吸引,期待在农业、矿产等领域寻求合作。
  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金轮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钦贤表示,作为侨商,他将充分发挥侨界资源优势,为推动崇左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深度融合贡献侨界力量。
  从项目签约到实地考察,从产业升级的稳步推进到企业出海的积极拓展,此次活动让侨商们看到了广西的发展,也让他们坚定了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的信心。
发布日期: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