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康城社区党员指导前来求职的居民操作“服务365,天天我都在”平台。 张学超/摄 近年来,靖西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体系为牵引,深化边关统战工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边境治理共同体,实现党建引领与统战优势深度融合,连续3年获评自治区平安县(市、区)。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联同机制
靖西市依托“边关党旗红”理论学习联盟,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开展“同心筑边”主题研讨12场次,举办“石榴籽讲堂”35期,覆盖各族群众2万余人次。建立“统战+边防+网格”协商机制,组建由区域内海关、边防检查、军警部队等部门(单位)组成的边境治理顾问团开展治安联防活动18次,吸纳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75人担任“边关参议员”,累计提出治理建议25条,推动解决跨境劳务纠纷、边境贸易便利化等重难点问题15项。持续擦亮“边关一家亲”联谊品牌,举办中越边境大联合活动、中越边民三月三非遗狂欢之旅、“绣球传情 奥黛同心”等活动,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样板。
发挥组织优势夯实治理根基
靖西市在125个抵边屯级党组织设立“同心驿站”,推动民主党派、企业基层组织与边境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建成村级侨联工作站、为侨法律服务工作站各2个,“侨胞之家”1个,侨家小苑1个,常态化同驻边单位专题解决兴边富民、边境治理和民族事务等难点问题,打通服务群众和村屯治理“最后一米”。实施“边关英才计划”,选派5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乡村振兴顾问”,引导商会组织捐赠帮扶资金(物资)累计价值310余万元,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法律进边寨”普法活动35场次,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推广“党组织+乡贤理事会+网格员”协商议事机制,建立民族宗教事务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涉边矛盾纠纷163起。
强化社会协同突出群众参与
靖西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台站点、快递收发点等地建设15个“边关小哥驿站”,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担任“流动网格员”,上报安全隐患线索237条,将问题隐患化解在一线、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全网联”。建立“万企兴边”行动机制,引导民营企业深挖农村土地、人力、产业、文化等资源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做足“企业+”文章,打造产业带动、就业帮扶、文旅融合等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企业68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实现村企共赢良好局面。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边境学校“护苗工程”,惠及留守儿童800余名。开展“同心服务进万家”活动,组织统战成员开展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文化惠民等服务320余人次。
(作者单位:靖西市委组织部 靖西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