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侨忧护侨益聚侨力暖侨心
南宁市邕宁区织密侨界群众权益保障网
文章字数:1,085
本报通讯员李慧
南宁市邕宁区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通过依法护侨、完善调处机制、构建会商机制、开展公益活动,持续推动侨益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将惠侨政策转化为侨界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侨界群众在邕安居乐业筑牢坚实后盾。
依法护侨破难题
邕宁区把依法护侨维侨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作为,严格落实各项惠侨政策,全力解决侨界群众的实际问题。在五合华侨林场改制过程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281名职工补交养老、工伤、失业等保险费,完成210户归难侨眷危旧房改造任务,归侨侨眷低保户13 户、23人享受低保补助。政府投入资金新建社区办公楼、太阳能路灯、小区公共硬化道路、健身器材等民生项目,改善归侨侨眷的生活条件。
网格服务促和谐
邕宁区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工作重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民呼我应快办”等活动为抓手,深入侨界群众聚居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组建并用好用活“同心服务队” —— “夕阳红”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楼栋长队伍、网格员队伍、职能部门队伍,通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建立网格化小组12个,化解矛盾100多个,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架起与侨界群众的“连心桥”,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服务。
部门联动共调解
邕宁区委统战部、邕宁区侨联与城区司法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涉侨法律服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会商,及时处理各类涉侨突发事件和紧急法律事务。邕宁区司法局依托法律援助中心和基层司法所,为侨界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邕宁区人民法院依托“一村一法官”工作站,开展法律宣传及纠纷调解;邕宁区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涉侨案件的法律监督,维护侨界群众的合法权益;区委统战部、区侨联及时了解侨界群众的需求和诉求,并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涉侨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近三年来,邕宁区接待侨界来访群众解疑释惑57人次,无侵犯侨界群众权益案件发生。
公益宣传暖人心
邕宁区依托“侨胞之家”“侨之
家”,持续开展“暖侨心·办实事”系列
公益活动。近年来,侨企捐款捐物40
余万元,开展归侨侨眷技能培训6
期,落实困难归侨帮扶资金15.7万
元。举办14期“民族团结一家亲,同
心共筑中国梦”“我为邕宁区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献策”座谈会等主题活动,吸引490人次侨界群众参与,提出意见建议30多条。同时,结合辖区特色节庆,通过美食传承、文艺汇演、普法宣传等形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72期,覆盖8600 人次,如五合华侨社区、红星社区开展“侨说新变化”、“侨新故事汇”小沙龙、小论坛,通过社区支书带领讲述侨界群众回国后祖国的新变化,引导侨界群众凝聚共识、增进“五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