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看非遗谋发展
海外侨商侨领广西行研修班在南宁开班
文章字数:933
    研修班学员参观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本报记者 李春玲/摄

  本报南宁讯 (记者李春玲吴佩鸿)6月5日,“侨约八桂·学中医看非遗 谋八桂发展”海外侨商侨领广西行研修班在南宁开班。本次研修班以“侨约八桂”为主题,由广西侨联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钦州市侨联共同承办。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广西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陈洁英,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振宇出席开班式并致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国东主持开班式。来自马来西亚的30名侨商侨领围绕“学中医”“看非遗”“谋发展”三大核心内容,在南宁市和钦州市开展现场教学和考察调研。
  陈洁英在开班讲话时表示,广西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民族医药特色鲜明,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和“中医药宝库”。希望海外侨商侨领体验壮瑶医药疗效,了解广西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产业化和国际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期待与各位侨胞共同挖掘中医药宝库,推动中医药在东盟国家焕发新生机。
  当天,研修班学员参观了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观摩并体验壮医药线点灸、药物竹罐、水蛭疗法等民族医技法,听取“ 桂十味”中医药产业集群开发情况等,了解壮瑶药生产工艺、品牌特色优势,以及广西在民族医药标准化研究、新药开发及国际合作领域的新突破。
  座谈交流会上,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姚春以《科技引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广西走出特色“桂中医发展之路”,利用“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的方式推动广西中医药“留香”东盟国家,合作建设养老、康养等大健康产业的新场景。同时还介绍了广西中医药大学在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发展、“桂十味”产学研医发展以及中医药临床实践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期待与马来西亚企业共同探讨医药跨境合作。
  马来西亚桂商总会总会长拿督吕海庭表示,此次活动以中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深化了马来西亚侨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为侨商侨领搭建了解广西、投资广西的平台。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社会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成为马来西亚与广西中医药产业对接的桥梁纽带。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依托广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中医药材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康养文旅开发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让中医药壮瑶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在东盟市场绽放新彩。
发布日期: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