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统一战线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34
三张连心牌 共绘一家亲
—— 北海市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章字数:1,210
    大型历史舞台剧《碧海丝路》剧照。 (北海市文艺交流中心供图)

  □本报通讯员 罗泽威
  近年来,北海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打好阵地建设、社会宣传、服务提升“三张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贡献北海力量。
  打好“阵地建设牌”
  北海市依托资源禀赋,深化拓展主题场景,打造形式多样、覆盖广泛、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阵地。发挥北海市委党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组建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教研团队,开发《从“世界难民安置的橱窗典范”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广西北海侨港镇的生动实践与经验启示》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案例课程;推出“理论讲授+案例教学+互动研讨”多维教学模式,着力打造资源独特、内涵丰富的共同体意识实境课堂;发挥科研资源优势,2024年以来,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研究课题4项。发挥机关、学校、
  图书馆等重点宣传
  阵地作用,在学校开展1次宣传展示、1次专题报告、1次主题班会等“六个一”活动,在北海市图书馆等便民图书室、展览室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元素,引导广大读者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组建北海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等开展宣讲活动,打通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打好“社会宣传牌”
  北海市加强统筹协调,探索常态化宣传机制,推动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格局。印发《 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北海市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北海市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方案》,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宣传载体、宣传方式。宣传、统战等多部门统筹协调,以民俗活动、文艺汇演、主题宣讲、书画展览等形式,举办上千场惠民活动。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采取多批次、小规模、常态化的方式,在各媒体平台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内容。深挖历史文化底蕴,创编《碧海丝路》《向海之路》等200多部(首)文艺精品,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精神力量源泉。
  打好“服务提升牌”北海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开展宣传教育与实现人民群众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宣传教育提质增效。强化跨区域联动,2023年以来,北海市与区内外22个地市(县、区)建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跨区域协作机制,搭建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三项计划”创新研究、经验交流、共建共享于一体的政府性公益互动平台,推动民族团结联创、区域发展联建、精神家园联筑、节庆活动联办、社会治理联动。发挥北海市旅居者联合会“桥梁纽带”作用,持续优化服务机制,搭建旅居者与政府部门沟通、与当地居民融合的平台,为旅居者提供经商创业等方面的服务。组建北海“候鸟”民族团结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宣讲、义诊、助学、爱老等志愿活动百余次。
发布日期: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