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贵港市船东互保人民调委会成功调解船公司与船东借款纠纷,助力船公司偿债、船东持续经营。贵港市委统战部供图 本报通讯员 巫英菊
去年以来,贵港市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建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有纠纷找商会”的调解模式。成功调解涉企纠纷24 件,群众满意率超过 100%,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夯基础 强活力商调解纷有保障
该市建立“法院+工商联+商会”调解机制,明确职责和流程,为商会调解工作提供全面的组织保障。加强制度化建设,制定《商会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流程》,明确纠纷受理、调处等环节。指导成立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港北区大圩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提升乡镇商会调解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组织50家律师事务所与全市91家商会(协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确保商会会员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得到及时、专业、高效的帮助。挑选具备较高法律素养、政策水平,具备丰富社会经验、专业技能、善于沟通协调的人员组建调解服务队伍,如贵港市船东互保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团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涵盖船舶建造和管理经验、财务管理能力及调解沟通技巧等多方面。
优服务 强特色商调解纷有良方
贵港市聚焦优化调解服务质效,工商联、商会组织调解员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分析纠纷产生原因,引导双方理性沟通,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确保涉企纠纷在诉前得以妥善解决。注重情感沟通,通过人性关怀和温暖举动,缓解对立情绪,营造良好的调解氛围,推动双方理性协商解决问题。调解过程中,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协同联动,适时引入“三官一律”(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力量为商会调解员提供业务指导,从专业角度分析当事双方利害关系,最大程度提高商会调解成功率。
重闭环 强机制商调解纷有实效
该市建立回访和评审机制,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有效防止纠纷反弹。积极协助解决后续经营难题,如帮助联系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难题,确保调解协议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促进行业持续发展。做好预防与源头治理,组织开展“法官送法进企业”等活动200多场次,进一步提高商会会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组织律师事务所30家、律师30人,先后为31家商会会员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帮助会员企业化解潜在风险。完善调解工作链条,坚持在调解中普法,调前讲法、调中明法、调后析法,引导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坚持以调解促规范,结合案件情况,分析纠纷成因,指导企业修订规章制度,规范经营管理。企业有纠纷、有诉求找商会的共识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