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互嵌”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
—— 百色市田林县多措并举绘就民族团结和美画卷
文章字数:1,191
    2024年“桂滇黔三省(区)壮剧竞演”活动(决赛)现场。     (本报通讯员 覃思/摄)

  本报通讯员 姚伦伸
  近年来,百色市田林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空间、文化、社会、心理四个方面实施“四维互嵌”工程,构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立体格局”,绘就一幅民族团结的和美画卷。
  空间互嵌:共筑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田林县坚持“人城产”融合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框架,以人口、城市、产业的动态平衡为目标,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市政道路提升、乐里河生态治理等28项民生工程,改造老旧小区、旧街老巷外立面、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等配套工程 23 个,惠及各族群众2800余户;新建文化广场、智慧停车系统等公共设施,日均服务各族群众超5000 人次。依托粤桂协作机制,重点打造利周爱善庄园等5个农文旅综合体项目,通过产业帮扶等,累计撬动帮扶资金4.02 亿元,直接带动超6000人就业,产业项目覆盖4.97余万脱贫人口。形成“东西南北”全域发展格局,覆盖 17 个安置点7000 余搬迁群众;乐安社区作为多民族共居样板,通过“设施+产业”双提升,绘就各民族和谐共居新图景。
  文化互嵌:系牢精神共融纽带
  田林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振兴体系,建成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培育北路壮剧、瑶族铜鼓舞等8大非遗品牌。创新“非遗+旅游”模式,将瑶族刺绣从传统手工艺转化为文旅融合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传习基地活化非遗、节庆活动引流消费、农文旅项目提升体验”的立体发展格局,部分“绣娘”通过电商直播拓展销路,形成“指尖经济”新业态。举办壮剧艺术节、铜鼓舞大赛等文化活动,年均开展文化活动超120场,累计9万余人次参加。各社区通过“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主题活动,创作出《壮戏情缘》等20 余个文艺作品。
  社会互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体系
  田林县建立“1+5+N”(“1”为核心:理论宣讲引领;“5”为平台:构建五大服务功能即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平台、健身体育平台;“N”为延伸:多元化服务与队伍)多层次、多领域的志愿服务网络,4.02万名注册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助老扶幼、纠纷调解等服务。创新“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模式,建成15个“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实现社区治理与家庭发展良性互动。构建“协商进法庭”、综治网格、“一站式”平台、法院诉非衔接等多维度调解体系,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和高效处理,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闭环。
  情感互嵌: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
  田林县通过开展“共融共庆·情系家园”系列活动,组织民俗节庆89场,共6万人次参加。春节期间,“村晚”活动在14个乡镇举办。实施“石榴红”结对计划,组织党员干部与各族群众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举办“邻里一家亲”联欢会23场。创新“社区联建+活动联办”模式,推动各族群众从“邻里”变“亲里”,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局面。
发布日期: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