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玉林市召开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会议。图为与会人员参观玉林市玉州区金港小学。(本报通讯员 甘贞贞/摄) □黎汇林
玉林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实施“培塑工程”,从体制机制、课程教学、文化实践3 个层面发力,扎实做好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健全机制强根基
玉林市成立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导小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从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各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定期开展督导,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工作落地见效。近年来,玉林市教育局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所学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所中小学校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课程筑基促融合
玉林市构建覆盖全学段的课程体系,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精品思政课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80节精品课,立项40个专项课题。征集《爱我中华》《中华民族精神》等一批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数字化示范教学资源。坚持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之举,每年“线上线下”举办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全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学校达3580所,兴业县山心镇石柜小学获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
文化铸魂增认同
玉林市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具有玉林本土特色的“茶泡”“芒编”“采茶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课程。组织19所学校与其他地区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如玉林市玉东新区大芦小学通过“云连线”的方式,与新疆阿勒泰切木尔切克镇寄宿制学校共同开展联谊活动,增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校园课本剧展演,评选出29个课本剧作品。通过一系列凝心铸魂活动,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作者单位:玉林市民宗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