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天等县壮族霜降节系列活动开幕式暨第六届壮族打榔舞比赛现场,各族群众、各地游客共绘“同心圆”,共跳“同心舞”,其乐融融。
2024年2月20日,在宁明县“同心谋划发展,共建美丽家园”华人华侨“红石榴”团结联谊活动中,归侨侨眷们与各民族群众联欢。
2024年4月20日,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举办2024年公母山边关文化艺术节暨第八届歌坡节,各族群众一起唱山歌。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欢乐田园,自在明仕”第六届大新明仕旅游度假区丰收节举行,通过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崇左市委统战部 崇左市民宗委
近年来,崇左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立足“边”的实际,突出“融”的导向,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围绕“五个家园”建设,着力构建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新时代边关壮美图景。
通过实践创新,崇左市打造了一批紧跟时代步伐、富有崇左特色的经验亮点,形成了一套符合边境实际、可复制易推广的示范体系,成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崇左样板”。今年1月,崇左市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聚焦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保证,引领各族人民同心共行跟党走 崇左市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负总责”,各级领导“全上阵、抓落实”,全力参与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研究会,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研究制定《崇左市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任务分工方案》《崇左市开展“南疆石榴红”行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局面。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家园”建设现场观摩会,统筹谋划“五个家园”示范点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任务,引导各族人民同心共筑精神家园 崇左市立足边境实际,建设10个边境“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传播推广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持续打造“壮美边关·魅力崇左”、“红石榴”团结联谊活动等特色文化品牌,以及“八大学堂”“五朵金花”等校园宣教品牌,让各族师生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不断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我们—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崇左站)”,生动讲述了56个民族汇聚成“我们”的动人故事,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切实增强“五个认同”。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保护传承花山岩画、天琴、壮锦等民族文化,壮锦包包等文创产品火热“出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全方位多维度讲好崇左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心、融入血液、注入灵魂。
聚焦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奋斗目标,带领各族人民同心共赴中国式现代化 崇左市全面推进乡村、工业、口岸、文旅、城镇、科教“六大振兴”,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素质队伍“五高”工作迈上新台阶,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长6.6%、增速排广西第一位。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带”“边境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中草药(星油藤)等十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蔗产糖量连续21个榨季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75%,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排全区第一,获得广西2023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综合评价“好”的等次。加快推进工业振兴,打造“321”特色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均排全区第一。加快推进口岸振兴,建设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打造沿边产业经济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5年、出口总额连续17年排全区第一,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国第一。创新边民互市贸易发展新模式,引导村级组织成立43家边贸合作社,发展社员2.85万人,2023年全市边贸合作社总收益9069万元。加快推进文旅振兴,10月15日,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 —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持续推进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2023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全国第3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全区第3位,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等,筑牢我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
聚焦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这个重要途径,推动各民族同心共促全方位嵌入 崇左市全面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依托粤桂协作机制,在广西率先创新建立“三项计划”跨区域四级协作机制,推进东西部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全方位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加快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索“民族团结”与传统节庆深度融合新机制,打造“红石榴”团结联谊品牌,累计开展联谊活动36场次。依托219国道沿线山水风光、民族文化等资源,建设“呗侬情深·红石榴驿站”,打造特色工作品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目前,板堪、上黎、水口社区等7个“呗侬情深·红石榴驿站”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聚焦稳边固边这个重要使命,凝聚各族人民同心共守祖国“南大门” 崇左市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将民族事务纳入市域社会治理防控体系,推广“民事诊所”“党员地图”基层治理网格化模式等方式,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水平。实施“睦邻党建”行动,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成立“家长里短室”“讲理堂”“邻里会话”等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崇左市连续6届12年获评“平安广西先进市”,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在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基础上,崇左市发挥特色资源优势,融合兴边富民行动、民营企业进边疆、党旗耀边关等特色工作,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带动全市各行各业、各族群众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