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来宾市召开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现场推进会。
2024年4月9日,来宾市举办“潮聚三月三 和谐在八桂”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三月三民族大团结活动。
2 0 2 4 年12月9日至13日, 来宾市2024年市县党外干部培训班学员在桂林市象山区翠竹小学进行现场教学。
2024年1月4日,“象州姑娘”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在象州县大乐镇鸡德村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
2022年11月28日,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 □来宾市委统战部
近年来,来宾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秉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按照“强化一个格局、促进‘五个共美’”的模式,深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强化组织领导聚力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坚持高位推动。来宾市委、来宾市政府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作为各级各单位重点工作,成立来宾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协调、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宣传教育5个方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积极推动实践创新。
坚持压实责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各部门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内容,纳入政治考察、巡察监督、政绩考核,树牢责任意识,落实责任担当。把创建工作纳入市级绩效考评内容,定期开展全市创建工作督查和互观互学活动,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协调联动。召开来宾市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动员部署会、贯彻落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现场推进会,增强工作主动性,强化工作紧迫感,推动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
坚持民心共美聚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宾市坚持以思想引领齐聚民心,强化宣传教育,厚植文化底蕴,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凝聚共识,共建同心来宾。
注重教育培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全过程,建立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近3年来,全市共培训各级干部6.6万人、党员22.8万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全市城乡居民普通话普及率达98%以上。
注重增进共同价值理念。传承保护“壮欢”歌圩、黄泥鼓、壮锦等民族文化瑰宝,创新性开发系列文化和旅游产品,持续性打造“宾姐姐”“象州姑娘”“呗侬山歌”等民族特色宣讲品牌,系统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企事业单位主题宣讲等2万多场次、受众120万人(次)。
注重理论研究体系建立。目前,来宾市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基地18家,并坚持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为核心推进基地规范化建设及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化符号。
坚持民富共美聚力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来宾市践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理念,促进各族群众自立更生“富口袋”。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重大战略和“1+4”重点工作部署,加快构建“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重要节点城市、广西“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市。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人口务工规模15.7万人,产业帮扶覆盖率达90.3%。今年,来宾市争取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253万元,组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等40个项目。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来宾市多项指标增速保持全区前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排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第2位;蔗糖产业、生态铝集群入选广西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2023/2024年榨季进厂糖料蔗同比增长66.27%,蔗农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4200元以上。
坚持民融共美聚力建设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来宾市坚持把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让“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人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伟力。
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承办第21届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跨区域面向东盟国家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推动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在全市2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站及“民族之家”“红石榴家园”等便民服务场所,推动5.2万各族群众深度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风情瑶山 古韵庄园”旅游线路入选“营造之美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甜蜜来宾·耕读瑶山”入选广西全域研学旅游线路。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目前,来宾市获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及教育基地有6个、自治区级有46个、来宾市本级有206个。今年1月,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获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9月,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人民政府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坚持生态共美聚力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来宾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美丽来宾,生态环境持续美化、优化、亮化。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4%,全市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排全国第5名。金秀瑶族自治县、忻城县获命名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市有4个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净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治理。以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为契机,采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加固等方式,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先后打造象州县罗秀镇纳禄村和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下古陈村、六巷村朗冲屯等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坚持民睦共美聚力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来宾市加强民族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能力。传承《大瑶山团结公约》精神,完善金秀“石牌律”等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武宣县通挽镇乡村治理经验、兴宾区毛塘村议事机制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全国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