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2024年4月8日,贺州市“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
图二:2024年12月18日,贺州市平桂区大平瑶族乡举行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
图三:2023年11月27日至28日,贺州市举办“桂港澳青少年交流计划”研学活动。
2024年8月22日,贺州市召开贯彻落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部署推进会。
2024年4月30日,贺州市与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贺州学院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4年7月19日,贺州统一战线“齐心协力助振兴·共绘”铸牢“新画卷”暨“万企兴万村”特色农产品购销体验活动举办。 □贺州市委统战部
近年来,贺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五个家园”建设,加快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2023年1月,贺州市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4年,贺州1个集体、1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
强化制度保障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贺州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贺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贺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的分工方案》,创新开展“七个一”创建工作(即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印发一个实施方案、建设一个研究基地、组建一个专家智库、推动一批学术研究、开展一批共建活动、打造一批示范样板)。与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贺州学院签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
强化文化铸魂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 贺州市聚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实施“头雁领航”“铸魂育人”“文化润民”三大工程,出台《2024 年贺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方案》,探索“1+1+5”宣讲模式(1 个总团、1 个市直分团、5个县区分团宣讲架构)。今年以来,开展各种形式宣讲800多场次,覆盖各族群众 20 多万人次。举办贺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专题培训班,开展贺州市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等活动 100多场次。充分挖掘贺州文化底蕴,创作一批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艺精品,《瑶山夜雨》等作品获得全国文艺奖项。出台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累计打造了 55 个具有贺州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强化发展惠民提升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贺州市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加快推动民族地区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各族群众共建幸福家园、共享发展成果。全年争取获得上级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3714万元,实施项目57项。立足平桂边远山区瑶族聚居区实际,推进“乡村振兴委员行动”“科教振兴委员行动”工程。举办平桂区大平瑶族乡、钟山县两安瑶族乡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平桂区沙田镇龙井村等5个村寨获命名为第五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村2个村寨入选第四批广西民族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今年9月,富川瑶族自治县在全区民族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强化流动融居增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制定印发《进一步强化贺州市易地搬迁安置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的实施方案》,全年争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资金约1.98亿元,共实施37个项目。出台《贺州市“三项计划·桂在行动·贺州实践”实施方案》,牵头建立桂粤湘三省(区)四市联席会议机制,利用传统节庆创新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起过节心连心”联谊活动,举办2024年“中华民族一家亲·共促文旅大发展”文博旅游艺术月、“东西携手振兴乡村·青春献礼喜迎乡庆”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等系列“三项计划·贺州实践”活动,谱写民族团结和谐乐章。开展“桂港澳青少年交流计划”贺州研学活动,来自澳门大学等7所高校的150名青少年到贺州体验民族文化、风俗民情。
强化绿色发展推动美好环境共建共治共享 立足贺州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禀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与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起来,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组织开展“绿水青山一起养·美好生活一起享”系列活动,大力培育“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双建双促”工作品牌。今年1月至11 月,贺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8%;推动姑婆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高质量建设“中国温泉之城”,办好“以旅促融”主题系列活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
强化基层治理促进省际边界民族团结稳定 贺州市与广东清远市、肇庆市和湖南永州市创新建立边界矛盾纠纷应急处置机制,开展“行政区域有界线·平安边界无疆界”“省际联动促发展·石榴花开润瑶寨”共建活动,富川瑶族自治县《化解省际边界土地山林纠纷“穿针引线”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与湖南永州交界的富川湖广村通过实施这一做法,形成“一村跨两省”“一屋有两籍”的民族融合生动场景。开展平安建设“十无”村(社区)创建,用好民族团结法律服务工作站、“石榴籽工作室”,抓好基层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通过精品汇演、线上摄影展、微宣讲走进边界等方式,开展桂湘省际边界四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同心共建活动、桂湘省际边界法治睦邻廊道共同体建设活动、湘粤桂三省(区)边界市救助暨平安省界共建活动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