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区统战工作亮点巡展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 2024年贵港市统一战线工作综述
文章字数:3,673
    2024年6月25日,贵港市召开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推进会暨贵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动员部署会。

    2024年7月3日,贵港市“书香统战·阅读经典”团结读书会(第三期)举办。

    2024年 月 日,澳门海事及水务局组织教师参访团在桂平市大藤峡实验小学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年 月 日,平南县马练瑶族乡举行成立 周年庆祝大会。

  □贵港市委统战部
  今年以来,贵港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优势,坚持完善机制体制保障,以代表人士带头、团体组织牵线、典型示范引路和活动品牌赋能为抓手,围绕中心任务画好同心圆,不断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机制体制保障,大统战工作格局日益完善
  贵港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带头参加统一战线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整合设立了贵港市委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划入市委统一战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等五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责,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政6名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38家市直、中(区)直驻贵港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创新建立贵港市委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联络机制,明确专人“一对一”常态联系、动态协调、定期通报等,形成“领导小组+统战部门+统战联络员”的联动工作队伍,进一步强化领导小组高效运转机制。
  随着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日益完善,贵港市统一战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畅通协商民主渠道和建言献策等方面的工作得到有效延伸。截至目前,贵港市通过强化统一战线工作机制,打造“党派之家”等活动场所12个,成立市(县)无党派人士联络组,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涌现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模范,其中,民盟贵港市委会获民盟中央评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领导商会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通过党建联建、联盟引领促进商会党组织建设,平南县通过强化“一个商会党建联盟中心+24家商会党组织”,联合实施“强身、锻体、壮骨、领航”的“四项工程”,由乡镇(街道)统战委员担任商会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建立乡镇(街道)商会统战工作联络员制度等,加强统战工作向基层商会覆盖的抓手。今年,贵港市5个县(市、区)工商联实现全国“五好”工商联全覆盖,3家商会获评为全国“四好”商会。
  代表人士带头,团结奋斗的思想更加凝聚
  贵港市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根本,以服务中心工作为落脚点,广泛凝聚党外代表人士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和人心力量。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引领,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等主题,举办“书香统战·阅读经典”团结读书会,开展贵港市民营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农村宗教治理专题培训等学习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800多场次。积极搭建与党外代表人士合作共事的平台载体,调整完善《市委常委、市政府党员领导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安排》,依托政党协商会、“荷商和气”亲清政商会、统战政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会商会等平台载体,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优势,引导他们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调研、踊跃建言,提交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
  为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示范带头作用,贵港市积极打造荷商“会声会色”工程(即成立贵港市荷商联谊会,设立“荷商之声”人物专访宣传窗口,每年召开荷商大会,定期开展“荷商大讲堂”、“荷商和气”亲清政商会、“荷商引商招商”、选树“荷商先锋”等系列特色活动),团结凝聚更多荷商力量推动贵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召开第一届贵港市荷商大会、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举行“荷商大讲堂”、“荷商和气”亲清政商会各两期,收集编撰7.83万名荷商名录,发展贵港市荷商联谊会会员1645名,通过荷商代表人士促成签约项目12个、投资额47.48亿元。
  团体组织牵线,整合资源形成新的推动力
  贵港市积极培育统战社会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广泛联系各界群众和整合各方面发展资源。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指导平南县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实现县域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全覆盖。在一系列培育举措推动下,贵港市统战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有统战社会组织147个,吸纳成员3.39万人次,覆盖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基层统战社会组织网络体系,强化了统一战线在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凝聚人心、服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为打造“功能型”“枢纽型”“服务型”统战社会组织,贵港市引导统战社会组织聚焦工作职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结合不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基层统战社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成效化。引导5个县域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建立相关制度,推动贵港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实施《会长轮值制度》、出台《贵港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管理办法(试行)》等,进一步规范管理运行和对成员的引导服务工作。统战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服务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贵港市商会组织深度参与企业化解和社会治理,26家商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化解多起矛盾纠纷;100家商会与40家律师事务所签订《贵港市“万所联万会”公益法律服务合作协议》,“一对一”为企业定制“法治体检”方案,及时“诊断”企业出现的法律问题和风险漏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
  贵港市建立企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机制,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民宗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市企业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施方案》,以各级商协会和县域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为桥梁,组织民营企业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企业”活动,引导56家爱心企业与老年助餐服务点“结对子”,筹集160多万元建成“石榴花爱心食堂”46个,并依托食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公益服务等活动450多场次,打造贵港统一战线助力发展养老产业品牌。引导百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开展送法进企业100多场次,举办就业援助活动提供1.3万多个岗位,为光彩事业捐赠物资价值2077.7万元。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参加中央统战部庆祝光彩事业发起实施30周年座谈会,是广西获邀请的2家民营企业之一。
  典型示范引路,特色活动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
  贵港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强优企业等典型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和为贵”文化工程、“红石榴培根铸魂工程”、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网格化管理“红格善治工程”,大力推动“石榴花爱心食堂”建设,打造更多有特色、有影响的统战工作平台载体和品牌活动。大力挖掘贵城遗址、罗泊湾汉墓群、金田起义旧址等历史遗迹、文化遗存,把贵港荷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太平天国文化等融入“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主题月、港澳台侨经贸文化交流等活动。
  贵港市把足球、民族传统体育等赛事和文旅产业相融合,举办“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2024年中国足协杯开幕式、2024全国国际式摔跤冠军赛、桂港备战全运会U20男子足球友谊赛、“港人港夜”第二季演唱会等赛事、活动,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384.72万人次,同比增长18.27%,实现旅游收入420.23亿元,同比增长15.07%。其中,桂港备战全运会U20男子足球友谊赛吸引2.9万名观众入场观赛、场外及线上超20万人观看,刊发宣传稿件超1000篇(条),新媒体平台浏览量超2000万次,促成贵港体育总会与香港东区体育会签订《体育会合作发展备忘录》,两地常态化开展运动员训练交流、青少年体育和体育协会交流、体育产业发展合作和联合举办比赛活动等。今年以来,贵港市共举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系列活动700余场次,依托15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累计接待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研学活动100多万人次,邀请港澳台同胞和侨界人士1400人次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展主题活动,相关做法获2023年度全区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
  贵港市建立健全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协作机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贵港市与来宾市,桂平市与青海湟源县,平南县分别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梧州市蒙山县、梧州市藤县、贺州市昭平县、桂林市荔浦市,港北区分别与江苏扬州市广陵区、黑龙江省桦川县,港南区与青海省贵德县签订跨区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协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要合作内容的互通联动协作机制,构建起了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协作的“朋友圈”和“城市群”。平南县与金秀、蒙山、藤县、昭平、荔浦等县(市)结成民族团结进步区域协作“六县联盟”,打造桂东南地区第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涵盖57个乡镇(街道)共300万人,促进地区全方位融合、共同发展。港北区与扬州市广陵区共建开展“广港两地石榴红”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项目入选国家民委编印的《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典型案例汇编》,成为广西唯一入选案例。
发布日期: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