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统战工作亮点巡展
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 谱写统战事业新篇章
——北海市积极作为推进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提质增效
文章字数:4,055
2 0 2 4 年2月29日袁北海市委统战部尧北海市委政法委尧北海市法学会尧北海市 司法局等部门在北海经济开发区开展野法治公益课堂冶遥
2023年3月 31日,民革北海市委会、北海市司法局在涠洲岛协商议事室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2024年11月25日,中共北海市委统战部、民盟北海市委会、北海市教育局联合启动“烛光行动 名师讲坛”活动。
年 月 日,北海市党外知识分子走进银海区民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同心·公益送教”活动。
2 0 2 4 年3月25日袁 北海市九三学社学者为来访的港澳学生科普海洋生态 知识遥
  □北海市委统战部
  2024年,北海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侨港镇获评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地角女民兵连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合浦县廉州镇党委书记陈卫相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北海“落地开花”
  北海市贯彻落实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打造“一党派一品牌”为抓手,引导各民主党派持续、系统开展参政履职和社会服务,形成了一批多党合作市域实践案例。
  以党为旗,立足发展所需,形成大合力。纳入北海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全市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出台专门配套支持文件、北海市委领导常态化研究办理民主党派资政建议……北海市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多党合作全过程,为“一党派一品牌”建设把舵定向。全市33个部门积极支持,配合提供调研支持、活动协调、政情信息等保障。引导支持各民主党派北海市委会立足地方发展所需,确定了民革“台海亲·民革情”博爱工程、民盟“烛光行动·助力农村教育”、民建“助力招商引资”行动、民进“海丝文化”履职行动、农工党“仁心工程”、致公党“筑梦侨海”行动、九三学社“蓝碳与红树林科普九三学堂”7个履职品牌方向,构建全市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大合力。
  以实为要,发挥党派所长,联合大履职。北海市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全市层面一年一次、统战系统半年一次、党派内部季度一次、重大活动按需沟通,全面调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自觉服务中心大局。一是投身参政建言。各民主党派成员聚焦品牌方向进行系统调研,共形成30份资政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落实,推动一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二是投身双岗建功。民主党派基层成员有效整合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借助党派资源攻克业务领域难点堵点问题,依靠业务资源在全市打造19个民主党派品牌实践交流基地,实现双岗促进。三是扩大社会影响。第十二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民进中央第四届开明文化论坛、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北海片区考察等活动在北海举办。
  以民为本,回应群众所盼,助推大团结。各民主党派北海市委会围绕各自品牌参政履职,累计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层面资金1.57亿元,帮助引资和推动地市财政投资63亿元,投入海上丝绸之路遗址保护、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中小学校建设、数字化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中,赋能民生事业,生动打造多党合作基层实践。民革北海市委会设立同心法律服务驿站,免费为16个乡镇群众和中小微企业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法律咨询服务,共绘社会治理“同心圆”;民盟北海市委会搭建“名师讲坛”交流平台,邀请各级优秀教师为市县两级骨干教师开展专题指导培训,助力提升北海教育教学水平;农工党北海市委会引进“行走的医院”项目,为83个行政村卫生室配备具有远程专家门诊服务、心电图和超声检查等功能的全科助诊设备。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北海样板”
  北海市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五个家园”建设为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突出“海”的特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北海市深挖汉代文化、海丝文化等历史文脉,建成海上丝路文化遗址公园、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设完善印象1876系列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小而精”特色博物馆86家。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活用文物资源,加强馆校合作,打造“线上博物馆”,开发海上丝路文创产品,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研学活动、传统文化宣传活动48场次,接待各族群众16.5万人次。
  夯实“富”的基础,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北海市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绿色化工、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高端纸业、新材料、能源六大工业产业集群,竣工及在建百亿级工业项目20个,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全区前三位。大力发展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新经济,引进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等领域高端服务业企业662家,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合浦网络人士助农联盟实践创新基地,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立助农工作室,带动周边乡镇群众2000多人实现“就近就业”,辐射总产值超2亿元。
  做好“融”的文章,建设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北海市坚持“来到北海就是北海人”的交融理念,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建设“小社区·大团结”工作品牌,打造“候鸟驿站”“红石榴工作室”“旅居者联合会”等5类300多个平台,引导各族群众更快适应北海、融入北海。茶亭路社区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的治理模式,培育“融入百家”工作品牌,开展各类“融”活动100多场次,让各族群众“来得了、住得下、融得进”。
  擦亮“美”的名片,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北海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各族群众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国设区市中率先进行生态保护地方立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打造现代化绿色生态“北海样板”。涠洲岛打造美丽海岛,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5A级旅游景区等,获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国内十佳旅游目的地”“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等称号。
  创新“治”的方式,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北海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大数据”治理新模式,夯实网格基础、汇聚治理合力、强化信息支撑,以小网格实现大治理,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海城区东街街道全覆盖建设社区“红邻”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配发“网格通”智能终端,引导居民议事协商、自我管理,推进高效治理服务,今年以来,上报网格事项工单2500余件。
  当好民企“贴心人”做好民企“娘家人”
  北海市实施《关于支持服务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打造“十大行动”,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供给,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制度保障;组建企业法律服务配送中心,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全方位筑牢民营经济发展根基。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公益课堂”16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456人次。
  建立健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合作机制,北海市公安局、北海市工商联加强沟通合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日常联系、服务保障、参与社会治理、宣传引导四方面开展合作,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效能优化政务服务,充分发挥专窗兜底作用,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在政务服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流转系统共受理企业反映问题61件,均按时受理办结;共开展“民营企业家日”活动28场,征集217家企业提出的问题或建议408个,办结384个。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协调各方解决企业诉求,年内共接到投诉125件,已办结114件,办结率91.20%;设立“主席接待日”,年内已开展“主席接待日”10次,接待18家企业21个投诉事项,办结率超过90%。完善民营企业建立投诉处理联动机制,北海市工商联、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北海市人民检察院、北海市公安局、北海市司法局五部门加强联动协作,解决涉法涉诉难题。截至目前,已开展法律服务活动26场次。
  抓阵地促规范 激发知联会组织“新”活力
  北海市紧密结合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抓实抓强知联会阵地建设,高标准“建”、常态化“用”、规范化“管”,着力把知联会建设成为汇聚智慧、彰显作用、展示形象的平台载体。
  以系统布局为导向,促进阵地建设标准化。在实现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以下简称“知联会”)市县(区)两级、重点行业领域、高校全覆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北海市知联会阵地建设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创新打造北海市党外知识分子之家,教育领域“名师”、医疗卫生领域“名医”、文化艺术领域“名家”、社会服务领域“名人”、现代制造领域“名匠”等10个代表人士工作室。
  以服务大局为引领,促进阵地建设效能化。引导知联会123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168件;打造“同心·智汇知联”系列公益品牌,开展社会服务活动140场次,形成“以品牌引领工作、以品牌创新工作”的工作模式。
  以责任落实为保障,促进阵地建设规范化。建立完善学习会议、调查研究等8项制度,逐步实现知联会阵地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建立知联会分组联络机制,制定分组积分制管理办法,开展学习交流、联谊交友活动,知联会自上而下运行机制进一步畅通,组织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
  “三+”促“三力”打造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新格局
  北海市坚持把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作为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有力抓手,以“3+”工作模式把网络人士组织起来、发挥作用,把互联网“最大变量”转化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
  “组织引领+思想引导”双驱动,强化保障聚合力。北海市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跟踪研判网络人士思想动态和工作动向,构建“各方联动、多方参与”的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新格局;扎实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走红色边关 听红色故事”等活动,不断凝聚思想共识。
  “队伍建设+平台载体”双创新,示范引领添动力。加强网络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推荐2名网络达人担任自治区级政协委员,4名新媒体出资人担任北海市级政协委员,4人获评“全区正能量网络人士”称号,在社会舆论引导、网上正面发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搭建工作平台,成立北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网络人士分会、文化名家北海驿站,打造北海·珠城同心e聚圈等实践创新基地42个,依托京东智联云(北海)直播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育网红主播130多名。
  “融合发展+内容建设”双促进,发挥作用显实力。创新打造以“网络大v”康仔农人、赖家益为代表的合浦网络人士助农联盟,推广家乡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户增产创收,辐射产值超2亿元;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讲好北海故事”为主线,开展“网媒看北海”等主题采风活动,传播好声音,讲好北海故事,网络传播覆盖超10亿人次。
发布日期: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