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委统战部
今年以来,南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围绕中心任务,紧扣工作主线、抓住关键重点,积极推动统战工作有效融入全局、有力服务大局、有为开创新局,以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南宁市承(协)办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论坛、2024年“侨商侨领广西行”南宁市项目推介会等一批活动,先后在全国、全区统战领域会议作经验发言6次;在全国率先出台社区层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创新打造“邕结同心先锋行”党建品牌、开展“华文传承·邕系东盟”华文教育推广主题活动;探索打造蟠龙社区“136”工作法、凤岭北社区“1234石榴籽”工作法,落实同等待遇推动港澳台同胞可申领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等等。一串串数字、一项项行动,这是2024年南宁市统一战线在“赶考”路上的缩影,彰显一年来全市统一战线的贡献与作为。
2024年6月17日,“侨商侨领广西行”南宁市项目推介会举办。
2024年7月27日,南宁市台办举办邕台特色产品精品展。
2024年9月11日,南宁市网络代表人士“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讲座在海信创孵化基地举办。
2024年5月19日,“青春心向党奋斗谱华章”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在南宁市统一战线同心剧院举办。
2024年11月7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老师辅导学生们练习壮族扁担舞。 (本报记者 莫齐威 摄)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作用
切实落实党委统战工作主体责任。南宁市委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南宁市委常委会会议(合并召开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研究年度统战重点工作,对推进统战各领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多次主持召开政党协商会议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建议,推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决策部署走深走实。各县(市、区)党委积极落实统战工作主体责任,分别召开各县(市、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专题会议,推动统战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今年,南宁市首次召开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述职评议会,探索建立成员单位述职评议长效机制,推动成员单位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大统战工作整体效能持续提升。
加强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引领。制定统战系统年度培训计划,全面覆盖各领域统战成员,举办培训班次29个,参加培训3929人次。推动各民主党派开展各类培训班、学习宣讲227场次。指导南宁市社会主义学院打造54门自治区级和南宁市级精品课程,配套13门现场教学课程,建设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矩阵。与民主党派成员谈心谈话100多人次,增进认知认同;充分发挥“南宁市统一战线同心剧院”、南宁市新侨实践创新交流基地等统战阵地作用,组织青年一代民营企业家开展“青春心向党 奋斗谱华章”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巩固“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打造同心品牌18个,引导全市统战成员切实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始终坚持守正创新 统筹推动各领域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从“深”着力,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有效提升。建立“两端发力,双向反馈”机制,每季度召开政党协商季度工作通气会,持续加强各民主党派与相关部门对口联系工作,完善调研、反馈、转化、保障支持等工作机制。首次开展“1+1”重点课题调研,确定各民主党派“自命题”重点调研课题,增加开展专项“共命题”课题调研。支持党外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责,各民主党派在各级“两会”期间共提交建议、议案、提案455件,社情民意信息673条。
从“新”着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和网络统战工作更加有声有色。推动南宁市市属2所高校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依托5个无党派人士联络站开展读书沙龙、联谊交流活动,开展“中共党员与党外知识分子对话”活动4次,为统一战线注入更多知识“活力”。鼓励“互联网+”赋能各领域统战工作,升级南宁市“协同创新中心”“漓江书院”“电竞时光”等网络统战工作创新基地,建设沛鸿社区、海信创孵化器等“同心e站”,搭建各领域统战成员线上线下“朋友圈”。培育“南宁IT圈”社群,通过线上日常交流分享和线下主题活动带动IT行业从业者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从“实”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成立南宁市贯彻落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机制,制定《南宁市以基层社区为抓手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并跟进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工作指导。先后与银川、鄂尔多斯、拉萨等16个地市开展跨区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合作,推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实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85个,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指导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马山县古寨瑶族乡举办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积极推进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今年,南宁2个集体和1名个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称号;全市共61个社区获得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从“心”着力,不断扩大交流合作“朋友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港澳台侨界联谊交流合作;加大“以侨引侨”力度,召开2024“侨商侨领广西行”南宁市项目推介会,接待多个海外侨团来邕考察,促成巴西、柬埔寨客商在南宁达成合作协议3项,助力南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深化服务台胞工作,组织“我们的中国节”活动,举办惠台政策宣讲6次,走访台胞陆配500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次,落实5项港澳台同胞从业资格审批同等待遇。提升新侨实践创新交流基地、“侨胞之家”建设,升级打造“新侨之窗”服务平台;选派优秀教师16人到海外华校执教,在国庆、春节期间组织侨界文艺联谊活动,在媒体刊发涉侨稿件30余篇。
始终坚持服务大局 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担当作为
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中靠前发力。组织或参与“沪桂互助 乡村振兴”广西南宁生态农产品上海推介会、南宁市返乡邕籍(桂籍)民营企业家迎春座谈会、邕台产业融合发展交流系列活动、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活动等,宣传推介南宁投资环境;举办“邕鹏同辉 产业相融”招商推介及项目签约会,签约4个项目,投资额 18 亿元;牵线搭桥台企广西华南芯(东盟)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项目落地,项目一期投资额15亿元。
在为企业纾困解难上主动作为。深入开展“主动对标沿海发达地区学经验找差距”和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专项行动,认真贯彻“狠抓落实、深化改革、服务企业、保障民生、推动发展”专项行动部署,全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225个重大项目和235个重点企业,协调解决项目问题621个。开展“送金融服务进商会、进民企”、政金企对接商贸服务业专场暨“金融面对面”活动等,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为南宁市4.93万家企业发放贷款368.01亿元。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尽心尽责。年内引导全市9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新增投资经营类项目72个投资额9.8亿元,新增公益类项目407个捐赠额4509万元,新增消费帮扶2.43亿元。南宁在2023年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考核中获综合评价“好”的等次。